说历史,论古今,聊聊历史那些事。大家好,今天我们来说一说一种常见的生活用品,一起来看看它的历史。 在我们华夏古代,有着很多的东西或者是很多的器具,都有一些浪漫的气质,其中最为典型的应该就是雨伞了。直到今天,我们来看这个雨伞,都非常的美。特别是具有古典风范的女子,如果打着一个漂亮的伞,那简直是非常符合女子那种柔美似水的气质。
而用传统的方式,做成的那种油纸伞,充满着古韵风情。尤其是油纸伞上面的各式各样美丽的图案,真是让人觉得这是一个特别美的工艺品。所以,今天要来说一说“伞”的历史。
在伞之前,人们使用的是“笠”。“笠”就是那种用草编的像帽子式样的东西,但是在“笠”之前,还有一种可以起到遮盖与遮挡阳光的东西。而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一个“盖子”,就是一个在车上边的一个盖。根据《周礼考工记轮人》上记载,就有轮人为盖,也就是说是由制作轮子的人做出来类似于防雨盖的这个东西。可是我们说这个做轮子的人做出来的玩意,它应该是一个实心的呀。它也不能光是为了防雨,还是会有别的作用的。
在《左传》当中就曾经讲过这么一段历史,是讲到魏公,让他的手下拿着雨盖。然后遮挡在车上面的这个空的地方。目的就是为了遮挡远程武器的攻击,也就是为了挡箭。所以说,当时的这种雨盖,平时用于遮阳、挡雨,打仗的时候还可以当盾牌。而这个“雨盖”,应该是最早关于雨具的一个发明。等到了孔子时期,这个雨盖有了一个新的演化。因为它不光是在车上有了,它还可以搁手拿着。在《孔子家语》里边有这么一段记载,叫【孔子将近行,命从者皆持盖,已而果雨】。这句话啥意思呢?就是说孔子要出门了,然后跟他的随从就说你们都拿着盖啊。结果没多长时间,果然下雨了。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得知,“盖”就是当时的雨具,而且它不是光用在车上的,而且还能够手拿。但是这个“盖”到底是啥?它是方的还是圆的?古文典籍中没说的出来,可以猜想下。这个东西能出门的时候拿,最起码应该不太沉。另外这个东西是出近门的时候拿的,那就说明出远门,拿的时间长了也不行。而且它可以用手举着,那就说明这个重量应该是适中。那么这个东西的重量大概在10~20斤左右。而“盖”这个东西,应该就是用茅草编织而成,用于遮挡雨雪的这么一个道具吧。
随着时间不断的推移,慢慢的就出现了比较轻便的盖子。这是什么呢?这就是我们今天仍然能够看得到的,可带,可摘下来的“笠”。在《诗经》当中,就已经有了关于“笠”的记载。这里面所提到的“笠”,是一种由草编成的东西,就有点像现代意义上的草帽。而“笠”的出现,最晚是在春秋末年,战国初年的时候,这个“笠”就已经出现在民间了。那么这个“笠”,是不是就是今天所讲的这个“伞”的老祖宗呢?
不是,因为在“笠”之外,同时期的还有另外的一个东西叫做“簦”。为什么我们说“簦”才是雨伞的祖宗呢?因为在典籍当中,有这么一段记载叫“簦、笠,皆所以御雨也”,也就是说这东西是雨具。“大而有把,手持以行,谓之簦。小而无把,首戴以行,谓之笠。”何谓“大而有把,手持以行,谓之簦”?就是说这东西有个把,你举着它,就能往前走。而“小而无把,首戴以行,谓之笠”,说的就是这东西做的小一点,没有把,可以戴在脑袋顶上的就叫做“笠”。
说到这,咱们还不能说这个“簦”和那个伞它就是一样的,因为啥呢?因为伞是可以收的,“簦”是一片儿的。另外,这个“簦”源于它能搁手拿着,同时它又是茅草的,相对来说还很轻便。于是乎,“簦”就慢慢的就从劳动工具,衍生到君王贵族身上的摆设。那时的许多贵族,就把这个“簦”拿过来,再配上特别漂亮的华丽的装饰,然后做成一种礼节用物。那么,在我们华夏古代有确切记载的,能够开合的伞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?是在公元6世纪,在我国的长江流域就出现了可以张开,可以收纳的“伞”的记载。
那么为什么在公元6世纪,才出现这种可张可合的伞呢,原来人们防雨所用的“簦”、“笠”这些防雨的物品,用的都是植物材料制成的。也就是说,它利用的是植物本身不怎么吸水,或者说根本就不吸水的这个性能,再把这些植物拿过来编成了这么一个防雨的雨具。但是这些东西吧,你要是总去开开合合的,它就很容易坏。所以在这种技术的基础之上,发现了一种新型的,可以反复开合的材质,制造出了能够变形的伞来。而这个材质是什么呢?是“油衣”。“油衣”就是利用这个油脂不吸水的特性,在纸张或者在布帛之上进行加工,进行炮制。
其原理就是在一个薄薄的或纸或布的材料上,给它弄上油,然后它就不透雨了。而且它还很柔软,能够反复的折叠,于是才出现了,能够把它做成可张可收的雨伞,这才是雨伞的由来。不过在雨伞出现之前,都是先将“油衣”做成衣服的。为什么要做出衣服呢?因为这可以解放双手啊。大家都有这种感受,你要是弄一个伞,你就没办法劳作。在古代来说,两军对战之时,一人拿一把雨伞,你也没办法打仗啊。所以说,在人类历史上,很多很多的发明都是为了一个普遍的意义而被弄出来了。要么就是为了改善解放生产力,要么就是为了战争。今天关于雨伞的历史,就给大家讲到这里。